斯泰克學堂 第4期:EP和USP中的聚維酮K30
EP和USP中聚維酮K30是收錄在POVIDONE專論里,專論包含了PVP K17、PVP K25、PVP K30、PVP K90等K值從10~120的全系列聚維酮產品。下表為CP、EP和USP關于聚維酮K30檢測指標的對比。
指標 |
CP 2015版 |
EP 9.0 |
USP40-NF35 |
K值 |
27.0~32.0 |
27.0~32.4 |
27.0~32.4 |
pH |
3.0~7.0 |
3.0~5.0 |
3.0~5.0 |
醛,ppm |
≤500 |
≤500 |
≤500 |
NVP,ppm |
≤10 |
≤10 |
≤10 |
水分,% |
≤5.0 |
≤5.0 |
≤5.0 |
熾灼殘渣,% |
≤0.1 |
≤0.1 |
≤0.1 |
重金屬,ppm |
≤10 |
≤10 |
≤10 |
含氮量,% |
11.5~12.8 |
11.5~12.8 |
11.5~12.8 |
過氧化物,ppm |
—— |
≤400 |
≤400 |
甲酸,% |
—— |
≤0.5 |
≤0.5 |
肼,ppm |
—— |
≤1 |
≤1 |
2-吡咯烷酮,% |
—— |
≤3.0 |
≤3.0 |
除了部分檢測項檢測方法的差異外,從表中可以看出,EP和USP相較CP多了四個雜質檢測項,分別為過氧化物、甲酸、肼以及2-吡咯烷酮。據悉,《中國藥典》的下一版本將會增加這四種雜質的檢測。
另外,EP中有對聚維酮功能性指標的表述,如下:
其中當聚維酮作為液體制劑的助溶劑和穩定劑時,粘度與分子量為其功能性指標;當聚維酮作為片劑和顆粒的粘合劑時,其分子量為其功能性指標。有關粘度和分子量的相關內容,將在以后詳細介紹。